501次 2023-03-06 分類:投保攻略
買過保險的人都知道,保險合同是一群專業的人寫出來的專業的話。
是的,他們不咋會好好說人話haha。
所以,很多小伙伴看著密密麻麻的合同條款陷入了沉思。
什么猶豫期、等待期、寬限期、中止期、不可抗辯期...
這些都是個啥哦?
其實吧,這些都很簡單的。
不信?跟著秋陽一個一個來看~
猶豫期
我們在網上購物時,通常會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保護。
買保險也一樣,猶豫期相當于無理由退貨(通常為15天或者20天)。
如果你發現買的保險不靠譜,那就趕緊退貨。
放心,沒有手續費的,保費會一分不差退還給你。
但要是過了猶豫期,你又很不幸的買了一份垃圾產品,那我只能祝你好運啦。
因為退保的話,會有損失。
所以,秋陽建議大家買保險前,一定要多對比。
搞懂它的產品責任和內在邏輯,這樣沒人騙得了你。
等待期
等待期又叫觀察期,凡是跟疾病掛鉤的健康險,一般都有3-6個月的等待期。
指的是保險公司會在這一段時間里觀察你,如果出險則是不賠的。
不過不用擔心,保險公司又不是24小時監控你。
他觀察的是你有沒有帶病投保,是不是想要騙保?
像我們這種樸素的、內心單純的、正兒八經想買份保險圖安心的人,等待期內千萬別去體檢。
實在有需要的話,過了等待期之后再去。
這樣一來,就算查出問題,也是投保之后的事了,不會影響保障。
寬限期
寬限期,簡單理解就是“口袋緊,最遲可以60天支付保費”。
比方說扣保費的銀行卡余額不足,沒能按時交保費。
保險公司:沒關系,我們等你。
這個寬限期呢,就是給你時間讓你去籌錢。
如果你還想繼續獲得保障的話,就一定要在60天內交上保費。
否則,合同將被中止,也就是責任暫停。
中止期
寬限期后還是沒有交保費的話,就進入了中止期。
中止期也叫復效期,最長時間為2年。
注意,在這段時間內如果發生了風險,我們是沒辦法獲得理賠的,因為保險責任已經暫停了。
但是在這2年內,我們依然可以補交保費,也就是申請復效。
只是復效比較麻煩——
不僅要重新過健康告知,而且等待期也是重新算的(部分保單還需收利息)。
我知道有人要問了:
既然要重新核保,那申請復效和再買份新保險哪個更劃算呢?
我覺得,申請復效更劃算。
一來,復效的保單可以維持之前保單的現金價值。
你重買一份,保單的現價又要從零開始積累。
二來,復效的保單保費更便宜。
你重買一份,肯定要按照當下的年齡計算保費,年齡越大保費越貴。
所以,買了保險之后最好還是按期繳費,注意不要拖到復效期,會很被動。
兩年不可抗辯期
“帶病投保沒關系,熬過兩年就能賠!”
你肯定聽過這句話。
有人說,兩年不可抗辯期源自《保險法》,有糾紛打官司也能贏。
那真相是什么呢?保險法是這么規定的:
最出名當屬第3小段:未如實告知,超過2年出險,保險公司也得賠償。
哇,這也太好了。
但是呢,法院判賠付的前提是沒有惡意騙保。
怎么界定是不是惡意騙保?
要看有沒有存在主觀上、或客觀上的騙保目的。
比如投保前就有大病了,硬是憋到兩年后再申請理賠,這就是典型的惡意騙保行為。
而且還真有這樣的人,就是這么魔幻。
具體案例可戳這篇→帶病投保熬2年就賠?
秋陽小總結:
以上,就是保險合同中最常見的“五個期”了。
請記住,時間點是很重要的(一字之差,保險公司能少賠好幾十萬)。
我們花在保險上的錢不是一塊兩塊,是幾千甚至上萬的。
關于錢的事,咱還是謹慎點好。
免得到時候,又說保險公司騙你錢。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學霸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學霸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學霸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學霸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