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9次 2023-03-17 分類:保險文章大全
硅谷銀行破產那檔子事兒,讓中國網友操碎了心。
畢竟金融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
好在漂亮國也搞兜底,說是所有人的存款都會得到100%保障。
咳,
美聯儲這速度,比咱們救河南村鎮銀行麻利得多。
雖說性質不同,但還是羨慕哇。
簡單回顧一下:硅谷銀行為什么破產?
看名字就知道了,人家主要客戶是一些硅谷的科技創業公司。
20年的時候,美國大放水,利率接近于0。
而硅谷的科技創業公司,剛好是放水對象。
所以,它們拿到了一大波幾乎無息貸款。
錢太多,不知道怎么花。
于是轉頭活期存進了硅谷銀行。
銀行拿到存款后,肯定想辦法放貸,賺利息差呀。
但當時整個美國都不缺錢,放貸放不出去...
怎么辦呢?
銀行拿著錢買了大量美國國債和MBS債券。
注意,這些都是長期資產(10年,20年期),利率1.5%左右。
躺著賺個利息差,好像還挺爽的哦。
結果這兩年美國一直加息,直接把利率從0%干到了4.5%+。
一方面,加息導致硅谷銀行吸收存款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硅谷科技企業融資成本也增加,想把存的錢取出來。
所以硅谷銀行出現了流動性危機,錢不夠大家取。
銀行想打折甩賣手上的債券資產,以應對大規模的取款需求。
一甩賣,儲戶們更慌了。
大家紛紛去取錢,就引發了...踩踏擠兌。
噫,不是老在說利率下行,難道是騙人的?
說真話的秋陽其實換個角度想,硅谷銀行自己也太作了。
你想想看,儲戶存款是短期的,但銀行卻拿去買了長期債券。
搞的沒法靈活兌現,你說尷尬不?
而且擠兌這個事情還會惡性循環,
一旦恐慌蔓延,沒問題的機構也得死。
參考:
1929年股災→銀行業→擠兌危機→經濟危機;
2008年次貸危機→影子銀行體系→擠兌危機→經濟危機。
為了避免情況惡化,美國官方果斷出手。
本以為這件事就此打住,但壞消息還是不斷傳來:
擠兌傳導,股市暴跌...
可以看出,美國現在的金融市場已經炸鍋了。
民眾對小銀行完全失去信任。
即使政府站出來兜底,也沒法挽回信心。
你可以想象成,
如果現在國內銀行接二連三的暴雷,誰出來講話都沒用。
因為大家肯定是一窩蜂跑去取錢,包括你和我。
然后狂買黃金避險...
這不,我去查了下,黃金又漲到了近一年的最高點了。
話說,這次硅谷銀行破產事件,源頭是美聯儲的大幅度加息。
唉,加息周期就是這樣,會造成各種意想不到的黑天鵝。
只不過讓我意外的是,
最先招架不住的,竟是美國本土的銀行。
風險的傳導性,就是這么魔幻。
可以預見,現在市場對加息的心理陰影,直接+10086。
我覺得,老美接下來很有可能要掂量下加息的步伐了。
咱們拭目以待......
說起來,
咱們普通家庭和銀行一樣,也得做好流動性管理。
你想啊,硅谷銀行投資的可是流動性極佳的硬通貨——美國國債。
在緊急變現時,還不是虧本大甩賣...
更何況一個小家庭,
一旦遇到風險,像生大病、資金周轉不開這些,很容易把家庭拖垮。
所以,眼下你覺得再誘人再心動的投資,也不建議一條道走到黑。
注意分散風險!
畢竟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的。
這件事,我想廣大的投資者(老韭菜),最有發言權。
再就是提個醒,
不管是在哪家銀行存款,盡量控制不要超過存款保險兜底的額度。
美國是25萬美元,咱們是50萬人民幣。
如果超過這個數,最好分散到不同的銀行去存。
比如我找資料時,就扒拉到美國一些名人是這么干的:
我應該有讀者是籃球迷吧~
NBA球星字母哥,在50家銀行開了賬戶,然后每家就真的只存25萬美元。
就...很有靈性haha。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學霸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學霸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學霸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學霸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