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5次 2020-10-14 分類:保險百科
最近有朋友和學姐抱怨說她的保險代理人很不靠譜,原因是她認為別家代理人會給返傭,但不管她怎么說,她的代理人始終不肯給她返傭。
學姐聽完愣住了,保險公司啥時候成了賣貨平臺,還搞起了滿100返30的活動了?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保險行業吧?然而保險返傭這種操作已經屢見不鮮了!甚至有許多消費者覺得保險代理人就應該返傭金,就算不給我們錢,也應該給我們禮品。
其實“返傭”背后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如果我們一味地沉浸在賺了便宜的得意下,很容易無視“返傭”背后的坑。“返傭”不僅會影響到我們后續的保險服務,還會影響到我們自身的保障需求。今天學姐就來給大家說說這件事。
本文重點
>>什么是返傭?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返傭意味著什么?到底有什么危害?
什么是返傭?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 返傭是什么?
返傭,就是指我們在購買保險時,保險代理人為了吸引客戶在他那里投保,承諾我們在投保之后,會返還這筆保單的一部分傭金給我們。
而返還回來的這部分傭金,實際上就是代理人在我們投保的這份保單中,所賺得的提成。
可能很多人覺得,不就返還點傭金嘛,難道還犯法不成?
其實“返傭”還真就是一種違法違規的行為。
◆ “返傭”合法嗎?
(1)我國《保險法》第116條、第130條和第131條規定:
(2)香港《保險代理管理守則》規定:
(3)香港保險聯合會《銷售長期壽險標準代理合約》規定:
可見,為了保證代理人、經紀人在從事保險代理、銷售過程中,保持公正公開的態度,維護客戶的利益,保險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嚴禁使用其他誘導手段促成協議達成的。
也就是說“返傭”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是會被吊銷執業證的。
那為什么還有很多保險代理人會承諾“返傭”呢?
◆ 為什么會“返傭”?
(1)迫于銷售業績的壓力,為了保住業績,有的業務員會選擇犧牲傭金來促成保單的完成。
(2)對產品不自信或產品本身沒有什么亮點,只能在“返傭”上下功夫。
(3)客戶要求。有的客戶會主動要求代理人返傭,特別是一些親朋好友。
可能有的代理人會說,不就返還一點傭金嘛,多大點事,能受到多大的處罰呢?
◆ “返傭”是違法行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返傭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的,違反了保監會的規定。一旦發現,如有實質性的文字或語音證據,查實之后,代理人會面臨罰款乃至開除等處罰。
例如前段時間,鄧某和王某就因“給予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而受到保監會的警告以及處罰3萬元,所在的保險公司也受到“責令改正、罰款10萬元”的嚴厲處罰。
在香港,保險的投保過程中如果存在返傭行為,后果會更加嚴重。
2012年,匯豐銀行前雇員陳佳慧轉介一客戶給保險經紀李廷遠,事后陳佳慧向李廷遠索要了50萬港元作為報酬。
2016年,事件遭揭發,陳佳慧被裁定收受利益罪成,經香港法庭宣判,獲刑18個月,并退還非法所得50萬港幣,該保險經紀亦因詐騙罪成被判入獄8個月。
有的消費者可能又會說,返傭對我們來說不是有利的嗎?能有多大的影響呢?下面學姐就給大家詳細地分析一下這背后到底意味著什么?
返傭意味著什么?到底有什么危害?
◆ 1.影響到后續的服務
傭金是保險代理人生活的基礎。如果沒有了這個保證,這個代理人返20%,那個返40%,看誰返的多,最終很容易導致業務員后續服務不到位,嚴重的,直接辭職不干了。
雖然學姐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說過代理人離職是不會影響我們保單理賠的:代理人離職了,我的保單怎么辦?會不會失效?影響理賠嗎?,但多多少少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保險服務。
其實我們也會發現,那些主動靠“返傭”來吸引客戶的代理人,大多數也干不長。
為什么呢?
如果業務員不能靠自身的專業贏得客戶的認可,不能靠過硬的服務來贏得客戶的肯定,只想著靠“利誘”來快捷地完成保單,踩著法律的紅線去做事情,這到底是想“賺快錢”還是想“做長久”呢?
因此,我們要注意,別只關注短期利益,還要考慮到長期的服務。
◆ 2.影響自身保障需求
其實如果我們的關注點過度地集中在保險“返傭”上面時,往往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同時也會忽略自身保障需求與產品功能。
比如A產品年交保費1萬,期限20年,總保費共20萬,跟業務員要了3000元的回扣,總交保費19萬7千。
而同樣保障情況下,B產品年交保費7000元,期限也是20年,沒有“返傭”,總保費14萬元。
這樣看來,客戶雖然通過“返傭”得到了一點實惠,實際上卻是支出了更高的保費。這就好比一些商家把價格提高再打個折,一頓操作下來,比原價還貴。
再比如A產品可以要到“返傭”,但缺乏幾個重要疾病保障。B產品沒有“返傭”,但保障病種全面。
將來如果客戶萬一患了其中一種疾病,就沒法得到正常賠付,損失更大。
“返傭”行為,表面上客戶沾到了一個小便宜,實際上是犧牲了很多隱性利益。
對個人而言,大量的“返傭”現象,很容易促使人們在買保險時,容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陷入了返利多少的對比,而忽視了我們買保險的本質——保障風險。
而對于整個保險行業而言,如果“返傭”變成一種普遍行為,消費者選購產品的焦點從挑選一款「合適的」產品變成挑選一款「返傭多」的產品。那保險公司也不再有動力去設計出更優秀的產品,因為再好也賣不過「返傭多」的產品,最終將導致行業的衰敗。
學姐有話說
綜上所述,我們買保險的時候應該把重點花在產品本身上:保障內容好不好?公司后續服務好不好?讓保險回歸原來的模樣。為了蠅頭小利,害得是整個保險行業和消費群體,最終誰也沒有獲利。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學霸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學霸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學霸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學霸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