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8次 2020-10-26 分類:保險百科
學姐在做1v1方案配置的時候,經常有小伙伴會問:為什么有的重疾險只要三千多一年,有的重疾險卻要上萬?
便宜的重疾險產品是不是不靠譜?昂貴的保險產品才更好?
這些其實是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的典型問題,那學姐今天就來給大家好好解答一番。
本文重點
>>保險公司是如何定價的?
>>重疾險產品越貴越好嗎?
保險產品是如何定價的?
如圖所示,一款保險產品的保費由純保費和附加保費兩部分構成。
◆ 純保費
純保費就是保障本身的費用,它包含風險保費和儲蓄保費。
>>風險保費
風險保費就是保險產品的基礎定價。
它是保險精算師依據人的生命周期表,將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發生風險的概率分別進行計算,得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相應的風險系數。
保險公司再根據風險系數來進一步計算每個年齡階段的人,應收取多少保費,從而設計出保險產品的基礎定價。
風險保費主要參考銀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來定價,因而各家保險公司的風險保費差異都比較小。
>>儲蓄保費
儲蓄保費一般出現在長期保險中。一般長期保險的繳費時長可以選擇十幾甚至二三十年,且每年繳納的保費數額是一樣的。
但由于通貨膨脹的存在,貨幣其實是在一直貶值的,這就意味著我們每年所交的保費雖然看著數額沒變,但其實一直在逐年“減少”。
因此,保險公司為了自身現金流的穩定,在設計產品模型,計算該收多少保費時,就會把保費調得虛高一些,以保證我們前期交的保費,能夠比保險本身的價值要高一些。
而多出來的這部分保費,就是儲蓄保費。
儲蓄保費會進入保單的現金價值中,讓保險公司用來投資產生收益,同時又積存以備投保人退保和未來給付的責任。
以上就是純保費的構成,風險保費用于支付理賠金,儲蓄保費用來存入現金價值,產生投資收益,這兩者各司其職。
純保費是真正用于保險責任理賠的保費,保障相近的保險產品在純保費上一般差距不會太大。造成保費差距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非保障費用”,就是附加保費的不同。
◆ 附加保費
附加保費包括渠道費用、運營成本、預留利潤等。
>>渠道費用
渠道費用通俗點說就是銷售傭金。
目前保險有很多的銷售渠道,比如代理人、互聯網、電話銷售、銀行、保險中介平臺等。
學姐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分析過這些銷售渠道的優缺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保險有哪些銷售渠道,各自的優缺點是什么?
這些銷售渠道保險公司都是要支付傭金的,不同渠道的銷售費用是不一樣的。
以保險代理人銷售模式為例,為了賣出更多的產品,保險公司給到代理人的傭金會比較高,那么銷售成本就上去了,產品定價就可能會高一些。
有些代理人為了促成保單的交易,還會采取返傭的手段違規操作。實際上這種操作是會影響到我們自身保障的,具體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返傭,保險行業的毒瘤。
相比之下,互聯網保險平臺銷售的線上保險,傭金相對低很多,那么保險的價格就要低不少。
>>運營成本
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主要包括員工工資、工作場所費用(租金、水電費等)、服務、廣告費用等。
整個運營成本中差異較大的部分體現在廣告費用上。比方說眾所周知的四大險企,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廣告支出:
平均每天的廣告費用要花幾千萬,這個數字還是挺嚇人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都會算到保費里面去的。廣告費用越高,保險產品價格也會越高。
所以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消費者花了大價錢,去購買“大公司”的產品,“大公司”再用多收的費用去經營廣告宣傳,繼續把品牌“做大”,再以“大公司”的名義去吸收更多的保費。
這里為什么要給“大公司”加個引號呢?
因為其實這里的大,只是因為宣傳多,消費者聽到的次數多而已。如果真的細看注冊資本金、保費收入等等,其實有很多低調而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建議大家看看這篇文章:世界五百強背景為啥到了保險行業就成小公司?
除了廣告費用以外,如果保險公司的營業網點越多,那他們的租金與員工工資等花費肯定也會更多,這樣也會推高保險整體價格。
因而目前有一些保險公司主打互聯網市場,不在各地開設分支機構,倒是可以節約不少成本。
>>預留利潤
預留利潤可理解為保險公司計劃留出的利潤。
有些保險公司在定價時,希望有更多的預留利潤,對應產品就會越貴,而有些公司希望薄利多銷,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同類產品的定價就會低一些。
看到這里,相信你也明白了為什么保障相似的保險產品,有的一年只要幾千,而有的卻要好幾萬。
有些人可能還是會說,保險產品貴有貴的道理,便宜肯定沒什么好貨。是這樣的嗎?越貴的重疾險真的就越好嗎?
學姐并不認可這個觀點,其實有很多人有這樣的誤解也是陷入了重疾險的誤區,下面學姐給大家分析一下。
重疾險產品越貴越好嗎?
◆ 誤區一:越貴的產品保障越好
有些人不知道該怎么分辨一款保險產品的好壞,理所當然地用價格來簡單的衡量,認為昂貴的保險產品保障肯定又多又好,“便宜”的保險產品保障肯定不好。
這種想法十分片面,也不理性。
重疾險是一種高度標準化的產品,最高發的25種重大疾病,保監會統一制定了賠付標準,幾乎所有產品都是一樣的,這些病種已經就占據了 95% 的理賠。
因此市面上保120種重疾的重疾險不見得比保80種的要好,有些產品看上去保障種類多,其實很有可能是拿一些不太可能發生的重疾寫進條款湊數或者把1項疾病拆成3項,看似數量更多,實則變相漲價。
更有甚者,有些保險產品會強行捆綁一些我們不太需要的附加保障,如終身壽險、長期意外險等,強行抬高產品的價格。
◆ 誤區二:貴的產品理賠更寬松
有些代理人可能會說,別看小公司的保險產品更便宜,到時候會拖很久或者找各種理由想方設法不賠,還是貴的產品更安心更靠譜,服務會更好。
其中這種話是很不負責任的誤導性話語,保險產品賠不賠明明是以條款為準的,和價格沒有任何關系,不符合條款規定的,再貴的保險也不會賠的。
因為保監會對理賠時限有嚴格規定,各家保險公司理賠周期都差不多,所以不存在貴的保險產品理賠更寬松這一說法。
學姐總結
總的來說,保險產品的復雜性是不能單靠價格來衡量的,“一分錢一分貨”對保險來說并不適用。
有的人可能就要問了,保險這么復雜,那我們該怎么用最少的錢買對的保險呢?
一方面,學姐建議你多看看我們的文章,補充保險知識,了解保險條款,減少保險信息的不對稱。
另外一方面,如果你不知道該怎么配置保險產品,或者發現自己以前買的保險太貴或者不太合適,都可以向學姐咨詢哦~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學霸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學霸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學霸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學霸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